近日,在三联韬奋图书中心,记者看到一套装帧精美的《苏州文化丛书》。这套1999年8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苏州文化丛书》第一辑8册,主要围绕“名人、名城、名文化”组稿,比较深入地挖掘了苏州文化的传统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囊括了苏州的戏剧、绘画、园林、街坊、名人、名胜、民俗、考古、工艺等方面。难怪有位朋友读完这套书后感慨到:苏州的好处在文化,文化的苏州更吸引人。
随即,记者发现,像《苏州文化丛书》这样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图书仿佛成为近日图书市场上新的热点,正逐渐增多。各出版社相继推出了新的地域文化丛书或在原有的地域文化丛书中增添了新品种:四川文艺出版社的《老成都系列》、中国城市出版社的“21世纪城市人文库”第一辑《北京史话丛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京城琐谈》、江苏美术出版社的《老城市系列》;北京燕山出版社在《老北京丛书》、《京味文学丛书》、《北京旧闻丛书》中新添了《春明叙旧》……
记者在随后对出版社的采访中了解到,出版社推出这种长销性的地域文化丛书是有共识的:弘扬和继承当地文化。
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老城市的历史遗存和标识也逐渐消逝,人们只能通过宫殿、寺庙、故居、会馆等历史实物来了解历史,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赵珩指出,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应重视地域文化,认识到老城市的历史文化对城市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苏州大学出版社社长高敏也说,目前崭新的苏州经济文化,促使我们决定要出一套全面介绍苏州文化的丛书。这对于研究、继承、开拓、创新苏州文化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盛世修史,盛世修志。其实,“志”也是一种“史”,是某个方面或某个地域的历史。这种史志,传统悠久,分门别类,取材丰富,体例严谨。毫无疑问,它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但是,在生活的快节奏下,人们更希望在最短的篇幅中看到最多的内容,这些带着新特色的地域文化丛书因而应运而生。
与“志”相比,这些新的地域文化丛书更像是文化史的留存,它们不必受史志的程式限制,体式上可以多样,语言上可以轻松活泼,一句话,比“志”书自由洒脱,更贴近普通人。具体而言,它们有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这些世纪末的地域文化丛书成系统地介绍当地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且在每个方面都叙述周详。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京城琐谈》就从北京小吃、街巷、戏园、陵墓、园林、岁时、节令、传说等方面来展现北京风貌,其中《北京小吃》介绍小吃112种,《街巷》涉及胡同名字的来源有好几百条。又如江苏美术出版社的《老城市系列》分别再现了老北京、老西安、老广州、老重庆、老天津、老南京、老上海等古城风情,其中《老北京》还推出两本——“巷陌民风”和“帝都遗韵”。
二是语言生动,通俗易懂。中国城市出版社的《北京史话丛书》的作者多为实际工作者,养成了一种朴实无华的文风,不重引经据典,而是把有关的历史掌故、事件、传说等融入百姓的京腔中,让人感到贴切,情趣盎然。而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赵珩更是对“京味文学”作出了界定:写作背景是北京这个大舞台;内容是北京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作者能熟练地运用北京的语言艺术。
三是深入浅出,相当实用。北京燕山出版社的《老北京丛书》没有超出市民文化的圈子,介绍了清朝末年(1860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1960年),北京人在穿戴、吃喝、居住、出行、商市、玩乐等方面的情况。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的《京城琐谈》之《北京小吃》中,对小吃做法的叙述针对性强,肯把最关键的秘诀公之于众,而且是纲要性的。
四是开怀忆旧,咀嚼人生。这些地域文化丛书有浓郁的文化味道,不是就历史说历史,就地理说地理,就食品说食品,而是采用比较生动的办法,夹杂许多掌故、插图来回忆、咀嚼,找回原有的感觉。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北京旧闻丛书》就是以这样的笔调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有关北京历史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图书,如《京华古迹寻踪》、《京都艺海撷英》、《旧京人物与风情》,不少内容是作者亲见亲闻,颇为生动有趣。
新的地域文化丛书就是以这些特色在世纪之交引起了人们的回溯感。但是,它们也存在问题。比如:同一丛书的作者水平很难一致;反映古城文化的丛书配到合适的插图难;这类图书的读者有地域界限,很难成为畅销书。最重要的是,目前的地域文化丛书只是客观反映当时的历史状况,没有从新的视角来审视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仍然需要出版界和各方人士继续加以关注。据记者得到的消息,北京燕山出版社将把《北京报业》纳入《北京旧闻丛书》,并将推出《旧京小说丛刊》;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在准备出版《苏州文化丛书》的第二辑、第三辑;中国城市出版社也将在《北京史话丛书》中添加新品种,并有可能向国外发行。地域文化丛书只能说是刚刚起步。